書名:安靜,就是力量(Quiet)

作者: 蘇珊.坎恩(Susan Cain)

出版社:遠流


『我是個內向的人』

每當我向新朋友這樣說時,他們都會認為我在開玩笑。

『你這麼會講話,應該是超外向吧?』

說實在的,換做是我一定也是半信半疑,要我相信一個能言善道的傢伙,居然是個很「內向」的人?就好像叫我去相信個滿嘴餅乾碎屑,但卻理直氣壯說自己沒偷吃餅乾的小孩一樣。

但事實上我真的是個「內向」的人,一個「內向」但卻可以站上舞面侃侃而談的內向者

我想,我們對於內向外向都有某種程度上的刻板印象,常覺得「外向」就是能言善道、熱情如火,而「內向」則是不擅言詞、安靜文雅

安靜,就是力量告訴我們,其實內向外向」的差別,不並在於外在的表現(那其實是結果),而是內在對於事件反應的「敏感」程度。

那問題就來了,究竟什麼是「對於事件反應的“敏感”程度呢?」

 

▊高敏感與低敏感 ▊

 

曾有個研究團隊針對五百名小嬰兒進行了一項實驗,這項實驗為這群小嬰兒準備了一系列的「感官體驗」,像說氣球炸聲、陌生人的聲音、拿東西在他們面前晃來晃去、給他們聞沾有酒精的棉花棒,這些小嬰兒的反應也不盡相同。

 

有20%的小嬰兒會嚎啕大哭、使勁揮動雙手雙腳,研究團隊將這些嬰兒稱為「高度反應組」大約40%的小嬰兒的反應則是安靜溫順、頂多揮舞一下雙手,沒有太大的動作,研究團隊將這些嬰兒稱為「低度反應組」而剩下的40%則是介於兩個反應之間。

 

那到底這實驗的目的何在?

研究團隊其實想藉由這實驗,來推測這些孩子的未來的「性格」會是什麼。

 

此時各位會怎麼想?

 

以我們的直覺來想,反應激烈的「高度反應組」指個應該就是「外向」,而安靜溫順的「低度反應組」則是「內向」

 

原本我也這樣以為,但研究團隊卻做了另一個截然不同的假設,他們認為這些反應激烈「高度反應組」,未來將成為個性安靜的青少年。

 

當然這些實驗不止於此,這五百位小嬰兒日後每到一定的年紀時,就會回來實驗室接受研究團隊後續的評估與測試,一路直到青少年時期。

 

他們發現就如當年他們所預言的,那些因受不了外在刺激而哭鬧的「高度反應組」,長大以後比較可能發展出嚴肅謹慎的人格

 

至於「低度反應組」也就是那些安靜的嬰兒,長大後則比較可能發展成個性放鬆又充滿自信的類型,而這點其實就恰巧符合一般人所謂的「內向」與「外向」的特質。

 

所以這個實驗結果究竟告訴了我們什麼?

 

其實所謂的「內向」與「外向」的差別,並不在於對於事件的外在反應,而是對於事件的「內在」敏感程度

 

但為什麼在這要特別強調是「內在」敏感程度呢?

 

因為隨著年紀的增長,會越來越難從外在反應,去客觀的判斷一個人的個性,人類畢竟是群體動物,我們會為了適應社會,而修正自身對於刺激的反應,這也是為何這實驗要從嬰兒時期就開始原因。

 

「高度反應組」的小嬰兒為了適應周遭的環境,因此逐漸的發展出「不要反應激烈」的樣子,所以他們就很容易發展出沉著冷靜的人格,但其實內心依舊是那個神經質的「高度反應組」。

 

因此發生同樣的新刺激時,「內向」的人就會很容易緊張,雖然多年來的歷練可能可使他在表面上處之泰然,但其實內心波濤洶湧、神經兮兮

 

所以我們為何常覺得「內向」的人安靜文雅?那是因為其實他們還在為了外在的新刺激,而猶豫該如何應對

 

而「外向」的人,則是因為他們本身就善於去接收這些外在的刺激,所以表現的八面玲瓏、毫不受影響。

 

這樣看下來「外向」的人都比較厲害,因為他們反應迅速,能獲得的機會比多,而「內向」的人因為反應慢,所以就顯得吃虧,因此如果我要成功的話,那我就該是個外向的人?

 

其實這想法就正是本書作者蘇珊.坎恩想在書中翻案的一個觀點。

 

那就是我們其實太推崇外向的力量了。

 

 

▊推崇外向的社會 ▊

 

『我們是個以外向特質為主流的社會,但卻忽略了內向的力量』

 

如果要你想像一個權威人士,你會想到什麼?

我想我們往往會想到的會是個侃侃而談的「外向」領導者,而不是個「內向」且不擅言詞的文弱書生。

其實我們的想法都在無形之中,都被這種推崇「外向特質」的想法給套牢了。

但這並不全然都是我們的錯,因為作者想告訴我們的事,「外向文化」其實是時代的產物。

 

在工業革命以前,人們都在農村生活、工作,能接觸到的人都是從小到大認識的,因此對當時的人來說,人們最推崇的特質就是謙虛、有禮貌、誠實好口才反倒是其次

 

但自從工業革命開始後,人們的工作開始往大都市裡移動,也就因而會與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接觸,這下可好了,因為都不認識,所以這時最重要的已不再是禮貌、誠實這些所謂的「內在」特質,而是開始要求起口才、表達能力這類的「外在」能力。

 

聽過卡內基嗎?他原本是個農村男孩,但就因為他苦練自學的口才,後來成為了帶來百萬商機的業務員,也因此使他成了「卡內基溝通領導教育」的開山始祖。

 

其實這種靠「外向特質」而成功的故事不勝枚舉,他的故事告訴我們,只要善於表達就能成功

 

工業革命所帶來的人際上的變革,使的我們越來越注重溝通、表達的能力,因而走向越來越崇尚「外向特質」的社會。

 

而這也是作者發現的隱憂,在現今越來越多這種「外向」的人掌權的時代裡,「內向者」的聲音越來越不受重視了。

 

作者解釋說『“外向特質”的人善於當機立斷、很有行動力,但有時候就是因為這股“衝動而誤了大局,“內向特質”則就完全相反,他們思考的比較多,所以總是猶豫不決

我們的社會需要「外向者」的熱情與行動力,但也同時也需要「內向者」沉著冷靜的能力,但現今的社會卻比較注重那些講話大聲、很會講的人,而那些思考嚴謹的人反倒不被尊重。

作者想呼籲的是,我們其實需要更多的去傾聽「內向者」們的聲音,他們雖然不擅言詞,但卻有可能是最有想法的人。

▊團隊合作的迷思 ▊

在團結合作上,其實我們社會都有個普遍的迷思認為只要一群人湊在一起合作,就能產生出莫大的產能,也就是過分推崇「團隊合作」的力量。

因此我們會叫學生把桌子靠在一起分成組別,上課「一起」來解題,要熱於分享自己的見解,懂得「團隊合作」

我們要求孩子懂得團隊合作並無不好,因為出了社會就是要懂得團隊合作。

但作者想表達的是,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用這樣的方式(團體討論)去探討、解決一個問題,對那些比較內向的人來說,與其叫他們面對面合作,還不如叫他自己默默的獨立作業

而這也是本書最重要的觀點,內向與外向的人,學習、工作的方式是不同的。

還記得前面提到的,內外向的差別在於對於事件的「內在反應程度」嗎?

「內向」與「外向」人的差別,就好比一個相機的「光圈」大小。

「內向」的人,他的「光圈」比較大,能接收到的光線比較多,所以他特別敏感,稍有晃動就可能使照片糊掉。

而「外向」的人「光圈」比較小,收到的光線也就比較少,因此他必須不斷的去接收光線才能使影像成形

這差異這在工作上也是如此,內向的人喜歡待在一個安靜、刺激少的環境裡工作,因為對他們來說,光在做事時放個輕音樂,就已是足夠的外在刺激

但對外向的人來說,他們就是要不斷的與人互動、接受刺激才能運作,因此他們相當適合腦力激盪式的小組討論。

作者在這想表達的,並不是說團隊無用,或是內向的人就該要獨來獨往、不參與會議,而是說內向人其實需要更多自己的時間與空間去思考問題,這樣才能在團體討論時,去發揮出他們的力量

 

▊熱情能超越性格的侷限 

其實在看這本書時,我心中一直有個疑問『究竟性格在我們人生裡有多少的影響力?』

看看世界上許多能發揮自身影響力、站上舞台的人,他們其實都不全然是熱情如火的外向,反而也有著不少平時安靜、內斂,但又卻能大放異彩的「內向性格」。

他們同時受到自己內向性格的影響,但有時又能超越這限制,創造出更多的可能。

使這些內向的人,能如此超乎常理的關鍵究竟是什麼?

對於這問題,作者在本書裡提到了一個我相當喜歡的答案她稱之為自由性格理論

 

內向的人可以因為自己非常重視的工作,為了他珍愛的人,為了他們高度重視的事物,而表現出外向的樣子。

 

對我來說這妙答可說是當頭棒喝,因為其實事情的關鍵,從來都不是你是內向還是外向,而是在於說你是否找到你最熱愛的事物

 

一個超害怕面對群眾的上班族,可以為了他的理念,而變得能言善道。

 

一個平時不愛說話的老師,可以為了啟迪他的學生,而變得熱情如火。

 

一個怕生的孩子,可以因為他最熱愛的興趣,而變得活潑好動。

 

性格雖然可能影響你處理事情的方式,但他卻不曾限制你去影響這世界的能力。

 

 

▊後記-在性格的光譜裡尋找平衡▊

 

初次接觸這本書時是我大二的時候,在還沒看到這書時,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不合群的人,對於大學的夜衝、跑趴並沒有太大的興趣,也不喜歡太熱鬧的場合。

 

與其一堆人出去玩,還不如一對一聊天來的有意義,有時真會覺得自己不如那些更懂得社交的人來的好。

 

但直到看這本書後才發現,其實自己就是書中那「高反應類型」的人,我們或許不是這麼熱愛往外跑或與人互動,但也就因此造就了無數偉大的思想、藝術創作(難怪我超愛哲學、心理學)。

 

我不再會因為我表現得安靜又內向,就覺得很有罪惡感,因為我知道我是個怎樣的人,我善於什麼,我熱愛什麼。

 

在此同時我也察覺到,我雖然內向,但這不該是限制我熱情的理由,我熱愛分享、熱愛用自己從生活中的領悟與經驗去幫助別人,因此我要站上舞台,要學習變得外向、變得善於與人溝通,有人曾問我說,這樣不累嗎?

 

我想說,只要做的是你熱愛的事時就不會,我想這也是我從這本書裡,所獲得到的最大力量。

 

在今天的這本安靜,就是力量裡雖然提到了不少「外向者」的缺點,但絕不是在說內向優於外向,而是告訴我們,我們要懂得去聆聽這另一方的聲音。

 

其實心理學家卡爾.榮格(Carl Gustav Jung)說得很好

 

『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外向與內向,如果有,這種人是要住進精神病院的』

 

世上本來就沒有絕對的內外向之分,其實真正的關鍵就在於我們如何在這個性的光譜中,尋找到屬於自己的平衡。

 

在這個社會,我們需要外向者的熱情與行動力,同時也需要內向者的沉穩以及深思熟慮在這個我們提倡走出戶外、與人連結、放聲說話的年代,我們也應該去重視個人自由、隱私、獨立思考,這些能創造深度見解的方式。

 

就如本書作者蘇珊.坎恩在她演講裡的最後呼籲。

 

「外向」的人請分享你們的世界吧,我們需要你的熱情與活力

 

而「內向」的人,你們並不用像「外向」的人那般如此的開放自己,但偶爾,就只是偶爾,也請你們分享你們的世界,因為我們需要你們,需要你們那安靜沉著的力量

 

安靜,就是力量推薦給每個在這外向的社會裡,努力生存著的內向者們。

 


by~疾恩

arrow
arrow

    Jaby疾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