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名:教育應該不一樣

作者:嚴長壽

出版社:天下文化


 

在大學時期,我常會參與我們社團所籌備的國小營隊,在其中擔任攝影或是課程老師。一群大學生在準備充足後,浩浩蕩蕩的來到偏遠地方的小學,展開為期2~3天的教育營隊。

在一次午後的閒聊之中,我向小學員們提出了一個問題。

你以後想成為怎樣的人?』

這群年紀才剛滿10歲的小蘿蔔們,低著頭想了一伙後,便開始熱絡的回答起來。

 

有的說要賣臭豆腐,只因為他最喜歡吃臭豆腐。

有的說要當有錢人,因為可以花錢

有的說要當警察,因為可以開槍射壞人(汗

有的說想當老師,因為老師可以出作業給學生寫(搞錯重點了吧

 

雖然看似不切實際,但卻也是最天真直白的想法,這也不禁讓我捫心自問 : 同樣的問題我也能如此乾脆的回答嗎?

 

教育應該不一樣

嚴長壽先生的這本《教育應該不一樣》裡,有句話讓我特別有感觸。

『教育是一個社會最重要的隱形建築,真正的文化生命必須正本清源,從教育的起始點開始涓滴累積方可成就』

 

教育是社會最重要的隱形建築,應該是讓孩子去發掘自我長處、分辨是非善惡,同時也是個能脫離貧窮枷鎖的地方,但現今的教育體制,帶給我們的早已不再是對於未來的憧憬,而是分數的推崇高學歷的迷思以及限制天賦的框架

 

但,這不是單單只是教育體制的錯,而是大家都有錯家長政客媒體學生、老師都該負起一些責任,作者稱這關係為「共錯結構」。

 

家長不該沉迷於以往高學歷的迷思之中,因為學歷的高低早已不再是成功的指標。

 

政客應該脫離譁眾取寵的政治作秀,而是做個領導國家邁向未來的領導者。

 

媒體不該只是偏激的社會輿論或是危言聳聽的娛樂辛辣,而是更能帶動大家去思考的動態教課書。

 

老師也應該與時俱進持續學習,而不是為了保住鐵飯碗而教著多年未曾更新的理論道理

 

學生也不該只是安於現狀,而是要走出自己的舒適圈,去尋找屬於自己的天空。

 

回想自己的求學階段的前大半段裡,我都一直活在以學業至上,考高分=好學校=好工作=好人生的迷思裡,但隨著年紀的增長以及閱讀量的增加,我才了解到學業並不是個絕對的人生指標

 

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志業,發揮自己的長處,扛起屬於自己的責任,好好地耕耘自己心中的那片田,使其開花結果芳香宜人。

 

我很明白自己並不是“讀書”的料,無法上好學校拿好學歷,但我很慶幸能在這段旅途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。

因此我由衷的渴望分享我的故事,我想告訴各位的故事是,『你不笨』只是你還沒找到你所熱愛的事物罷了。

 

人的價值不是分數或考試就能定義出來的,就像生命的功課不是字句道理就能傳授的,而是靠身教去以身作則;唯有跳脫了框架,我們才能去發現窗戶外的那片藍,其實才是真正的天空。

 

後記-教育是為青年人照亮未來的探照燈

這本《教育應該不一樣》雖已出版多年,但到今日卻還是如此的一語中的,我們教育體制想法必須進行轉變,不管是家長政府媒體學生、老師都是如此。書中的觀點也許會讓你受傷、受挫、倍感壓力,但卻是嚴長壽先生最真切的告白,我們還有著豐富的文化,就等著我們去發掘並發揮出來。

 

回想起當年我與那群小蘿蔔的對話,我當時心中捫心自問的“那個問題”。

 

我想我可以很篤定的說: 是的,我知道,我要成為一個講師,一個能影響他人,帶給別人意義的人

教育必須是為青年人照亮未來的探照燈,而非不斷重複過去的後照鏡

對於教育,我也是始終如此的相信著。


by~疾恩

arrow
arrow

    Jaby疾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